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官方公告 > 蔡文龙 > 高分速,低归巢率现象多由人为所致

高分速,低归巢率现象多由人为所致

时间: 2019-04-03  来源: 中国信鸽竞翔网  访问量:8516  作者: 蔡文龙

 

  蔡文龙/文

  

  近些年国内的许多较大的赛鸽竞翔中,逐渐出现了一个带有较大倾向性的特征,就是过去偶尔出现,让人吃惊的前位入赏鸽高达一千四五百米的分速渐成常态,个别更高的报道达到了每分钟一千八百米以上,在一般人的养鸽常识里, 甚至会被怀疑为假新闻。但是,与此高分速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同场赛事归巢率却常常出现相对很低,呈现出飞速畸高与归巢率畸低,极不吻合的情状。针对这一令人关注的新情况与新问题,鸽界多有议论,众说纷纭。依笔者之见, 成因主要还是人为所致,即赛鸽活动在由业余娱乐性向专业职业化转型的过程中,为适应当前新的赛鸽项目与赛制的客观需求,养鸽人对赛鸽类型的汰选取向与刻意培育的结果。

  

  一是基于养鸽人思想上的刻意追求。以往群众性的赛鸽活动重在参与,娱乐身心;目前纯粹的商业性职业赛鸽着眼的是输赢,讲究的是功利。由于目前商业赛鸽的兴起源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传统的娱乐性赛鸽受从养到赛等各个环节维持成本不断增大的影响,呈日渐萎缩状态。尽管不少坚持全民健身运动方向的信鸽协会组织发挥职能作用,用有形的手维护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的开展,却仍难以抵挡目前不仅由赛鸽俱乐部、公棚等经济营运实体运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赛鸽运动的左右,乃至摆弄,而且诸多层面的鸽协群团组织在主持开展赛鸽活动中,实际上也呈现出向职业化与半职业化倾斜的状态。在这种形势下,过去那种参加竞翔活动有鸽子从几百公里,一两千公里归巢,纵使不入围上榜也高兴的情况鲜有存在,赛鸽结果讲性价比的倾向逐步成为共识。没少见国内一些赛鸽名家大户毫不掩饰地披露自己的参赛策略,声称赛鸽过程追求的就是高起点、大批量投赛,然后寻觅和甄别要就回得最快,力拔头筹得大奖的鸽子,要就飞失最早,节省伺放费的鸽子,以避免留到最后还损失更多明插暗插指定费。这种与“田忌赛马”颇有几分类似的“智慧”在职业赛与半职业赛的赛鸽活动中,共呜者众,从而为鸽界赛鸽出现高分速与低归巢率现象,奠铺了思想认识基础。

  

  二是实施魔鬼式,强化操训的结果。有道是,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赛鸽活动亦然。寻找与甄别飞得快与掉得快的鸽子,在不断循环往复的赛鸽周期中,要等到进入正式的赛事上再进行就迟了。因此,受新的赛鸽理念与思维支配,从每个赛季操作周期的初始阶段起,赛鸽初长成就仿照人们体育竞技运动中实行的强化训练方式,投入超前与超越鸽子体能极限的密集训练。超负荷的体能消耗,采用相应的营养物质加以补充与平衡。几经再训练消耗,再补充平衡的不断反复折腾,许多扛不住魔鬼式训飞的鸽子赛前就被淘汰出局,留下的就是通过千锤百炼的铁鹰式参赛选手。这样的鸽子投入比赛不仅更加坚韧,而且在追求实效的职业赛事中更有胜算。相形之下,前期大量的赛鸽折损与各种维护支出就不足挂齿不了。此情此景使我想起早年看到,当时颇为不解的职业性赛鸽比我们兴起早的台湾赛鸽杂志对入赏鸽的报道,为什么会在大规模的赛事,残几羽入赏的赛绩之后要注明赛前私训少则八十多次,多则两百多次的原因了,以及台湾很早就有我们现在一样琳琅满目的各类鸽药、保健品、赛鸽体能补充品的推介与广告。

  

  三是特定赛式与赛制促进了鸽种的变异。鸽子从野生岩鸽演变成现在林林种种的体态、羽色、毛型等外观百样,高飞、翻飞、远飞等飞相各异的众多鸠鸽类型,堪称是最易受人类定向培育影响的生物,所以也历来成为经典的生物学家研究遗传与变异,并进行著述的材料。具体到赛鸽领域,历时一两百年,延续至今的现代赛鸽发展轨迹也清晰地表明,人们在不同时期的赛鸽方式与赛鸽制度,对赛鸽与之相适应的飞翔类型、品系特征,具有极大的能动影响。而相对鸽友目前追求的要就飞得快,要就掉得快的赛鸽取向,必然会逐渐形成一路相对而言带有直飞型,不善转弯飞回头路特性与趋向的赛鸽类型。这种类型的鸽子起飞后,一般会较快确定飞向,方向正确则高速归巢,方向错误则一去不复返。故笔者在此大胆地揣测,与往年在封闭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以放得远为追求与动力而形成我国特有的超远程赛鸽品种一样,这或许就是受前述现行人为的赛制与思想取向的影响,形成目前赛鸽高分速,低归巢率现象主要的赛鸽品种基础。


评论

表情